明溪漱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17章 刘理顺(十九日缢),穿越必备: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,明溪漱石,御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刘理顺,字复礼,号湛六,是河南开封杞县人。万历三十一年癸卯(公元1603年),他在乡试中中举,但此后十次参加会试均未中进士。人们为他命运多舛而惋惜,但刘理顺本人却泰然处之。直到崇祯甲戌年(公元1634年),刘理顺终于在会试中脱颖而出,考中进士,并在廷试中名列第一。起初,主考官拟定李某为状元,但崇祯皇帝亲自审阅刘理顺的试卷后,认为符合自己的心意,于是将他拔为状元,而李某则被列为第二甲第一名。人们都为刘理顺的成就而感到荣耀,刘理顺却说:“科举功名本就是读书人分内之事。过去宋朝的王曾(北宋名臣,曾任宰相)中状元,有人跟他开玩笑。王曾说:我平生志向不在于温饱。这次中举,我担心这只是开始,有什么值得荣耀的呢?”人们都佩服他的志向,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有杰出的成就。

刘理顺初任翰林院修撰,丙子年(公元1636年)负责记录皇帝言行。己卯年(公元1639年)他担任福建乡试主考官,所选拔的士子大多是精通理学、道德修养深厚的人。过了一年,他升任谕德。癸未年(公元1643年)负责会试分考,录取了许多文才出众、品格高尚的士子。甲申年(公元1644年)三月十九日黎明,刘理顺入朝,宫门还未开启,大理卿凌义渠、侍郎吴履中赶到,告诉他贼兵已经攻入京城,他们面面相觑,惊愕不已。不久传来消息说皇帝已经驾崩。刘理顺抚胸痛哭说:“我刘理顺蒙受皇帝特恩选拔,却未能报效国家。国家走到今天这一步,我万死也不能赎罪。”他回到寓所,亲手在墙壁上书写:“成仁取义,孔孟所传。文信践之,我为什么不能吗?既然已经得到了朝廷的科举功名,现在怎么能苟且偷生呢?三忠祠内,我将无愧前贤。”他面朝北拜了两拜,自缢而死。他的妻子万氏、妾李氏以及儿子孝廉以及四个仆人都自杀殉节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他们家包括婢女仆人在内,全家十八人一同自缢而死。

刘理顺平素在家乡德高望重,当他高中状元时,乡亲们在门上贴出告示:“天从人愿。”当时,贼军中有许多来自中州(今河南一带)的人,有数百名贼军骑兵来到刘理顺的寓所,说:“这是我们的同乡杞县的刘状元,他在家乡做了很多好事,乡亲们都受到过他的恩惠。我们奉李将军(可能是李岩,同为杞县人)之命,特来保护刘状元,报答他的厚恩,他为什么要自杀呢?”他们下马痛哭,向刘理顺叩拜后离去。当时,为国殉难的臣子、为丈夫殉节的妻子、为父亲殉难的儿子、为主人殉节的仆人中,以刘理顺一家最为悲壮。南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缘来杂货铺

坦途喜乐